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动态 >> 市局动态 >> 正文

阿拉坦仓: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需把握四个切入点

2021年01月12日 18:58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各族群众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对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要以此为引领,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学界围绕如何认识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怎样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等重大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在近日召开的国家民委第三届决策咨询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部分专家学者以此为主题进行了讨论。今日推荐内蒙古师范大学校长阿拉坦仓的发言。


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这为我们深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在这里,我就如何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谈四点认识。

图片



理清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性,强化各民族文化符号中的中华文化共性


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首先要理清中华文化中“多元”与“一体”的关系,不断强化各民族文化符号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共性。中华文化是古往今来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是各民族文化兼收并蓄的文化共同体,在结构上具有“多元一体”性。“多元”表现为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一体”表现为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相互交融与促进,整合形成的中华文化共性。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每个民族所形成的文化符号都是中华文化符号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形象的重要标识,我们既要重视和尊重民族文化的特性,更要强化各民族文化符号中深层次的中华文化共性,善于在各民族文化符号中寻找和增强中华文化的时代价值、共同价值,引导各族群众共创、共享、共传中华文化,提炼具有象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义的符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地区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入研究各民族思维方式、各地区历史文化结构,充分发掘涵养民族团结的文化元素,传承和弘扬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



在传承保护中促进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


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必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中华文化符号源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升华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前提是继承和发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人不断减少甚至消失,抢救、保护、传承、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前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要注重在传承中保护,在创新中交融。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有助于提升中华民族形象的优秀传统文化要大力传承保护。文化创新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动力,要通过创新各民族文化的内容与传播载体,增强各族群众对共享中华文化符号的直观感受,使其成为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力量。通过促进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增进“五个认同”,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提炼升华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共享中华文化符号,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民族形象


在各民族文化符号中提炼升华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共享中华文化符号,是打牢新时代中华文化认同思想根基、树立中华民族形象的重要手段。以内蒙古民族文化为例,“蒙古马精神”是蒙古族文化符号升华为中华文化符号、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典范。“蒙古马精神”的文化底蕴以蒙古马的优良品质为本体,在历史发展中积淀,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内涵。“蒙古马精神”植根于草原文化,体现了内蒙古人民的精神气质和文化特征,同时又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在行为、意志、品格等层面外延出“脚踏实地、稳中求进、开放包容、开拓进取”等优秀品质。其深层底蕴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高度契合,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在对“蒙古马精神”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认同中,深化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要善于从各民族文化符号中深入挖掘提炼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华文化符号,通过共享、共通的文化符号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在教育中融入共享中华文化符号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将共享中华文化符号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是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要注重共享中华文化符号教育价值导向,将其植入国家统编大中小学教材,尤其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材之中,教育引导各族师生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将共享中华文化符号教育作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深入浅出地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入脑入心。将共享中华文化符号教育作为各级各类学校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载体,以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各项活动之中,提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效。充分发挥师范教育的“母机”作用,将共享中华文化符号教育作为师范教育的重要抓手,在广大师生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 内蒙古师范大学校长阿拉坦仓)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官方微信

编辑:兰渊

审核:孙国强

上一条:内蒙古召开2020年度直属高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
下一条:非常重要!新冠疫情防控四大措施九项注意

关闭

网站维护:鄂尔多斯市电化教育馆     本站支持IPv6访问

地址: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