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砥砺十年·筑梦前行”— —杭锦旗第三幼儿园十年课程改革
杭锦旗第三幼儿园建园于1996年8月,在这24年的成长历程中,经历了基础建设“改--租--享有”三步——改建原锡尼镇财政所办公室,办园到2012年4月租房办园东江附属小宾馆至2015年11月享有了自己标准化的幼儿园。占地面积13338平米,建筑面积6875平米,15个标准化的活动室、12个功能室,设备齐全、设计优越,是一所坐落于杭锦旗儿童公园中的童趣、自然、生态式的园所。2016年被评为市级示范园,2019年被评为区级示范园,现有15个教学班,幼儿 528名,教职工52人,形成了一个团结、奋进、求真、务实的年轻化队伍,办园质量也随之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杭锦旗第三幼儿园的课程也经历了三次改革:多元课程的整合、运用、园本化;整合幼儿问题兴趣生成——杭锦旗自然资源课程;放手游戏,发现儿童——追随儿童的自然生长课程。
第一阶段:多元课程的整合、运用、园本化
依据当下教育潮流,先订购了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下《多元智能课程》,之后根据“让幼儿在绿色中自然成长”办园理念及“绿色教育”特色,开展了绿色主题课程。在《多元智能》的基础上增加了“2+2主题课程”、无车日、自制三卡等特色课程;后秉承着走出去、引进来的原则,探访了南京《主题活动》课程。课程形式主要以通过教师传授教材中的内容为主,孩子是被动的接受的知识,老师在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第二阶段:整合幼儿问题兴趣生成——杭锦旗自然资源课程
研发“杭锦自然”园本课程。主题分别为:杭锦旗文化、杭锦旗美食、杭锦旗风景。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创设体现杭锦旗底蕴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主题,并将其结合,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生活活动、学习活动、户外活动以及区域活动四大环节中,积极构建起适合幼儿园发展的园本课程模式。
在环境方面:公共区域“美丽杭锦”,为了让孩子们更了解家乡杭锦旗,区域的一楼是杭锦旗的6镇1乡的相关介绍,以及各个乡镇的特色产业,让孩子们能进一步了解杭锦旗都有哪些特产;二楼是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体现,主要摆放有民族乐器,以及当地的旅游景区,七星湖,鄂尔多斯大草原,察汗部落,还有马兰滩,随着时间的流逝,杭锦旗的科技也在日益发达,有热能源,风力发电,天然气等,其中的风能,不仅是给人们提供了工业和生活上的便利,更是给人一种身临风车世界的感觉,不得不看重大自然的力量。相信我们杭锦旗的未来会更先进更美好。
同时,还结合本土课程开展六一“我爱杭锦,我是杭锦娃”杭锦文化主题游艺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体验中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第二次课程的改革,让课程更贴近了孩子的生活,体现了本土园本化。
通过以上两阶段的课程改革摸索,从拿来用到课程本土化、园本化,课程更加贴近了孩子的生活经验。通过不断的教研、设计、实践,教师的课程研发能力、专业能力不断的提高,尝试以教师为主导到幼儿为主体的转变。
但是,课程中仍存在着没有真正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没有真正的将课程的权利、游戏的权利还给孩子。课程没有基于孩子的兴趣出发,缺乏更好的支持。教师的观察、发现、追随儿童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第三阶段:放手游戏,发现儿童——追随儿童的自然生长课程
秉承着陈鹤琴先生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为课程理念,以“让幼儿在绿色中自然成长”为办园宗旨,以“健康为基础;快乐为过程;友爱为境界;自主、探究为目标”为办园思路,崇尚“追随幼儿,让教育回归本真”的理念,深入开展“自然生长课程”的研究,使教育回归本真,着力解决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构建学习型组织,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使幼儿园不断走向内涵发展。
杭锦旗第三幼儿园构建了“自然生长教育”课程,幼儿园在“让幼儿在绿色中自然成长”的办园理念引领下,不断丰富自然课程内容,形成了以放手游戏,发现儿童;解读游戏、了解儿童;回应游戏,追随儿童为主的生活活动、运动活动、游戏活动、学习活动、特色活动,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以幼儿为本,放手游戏,追随幼儿兴趣,尊重幼儿自然发展规律及生活经验。通过放手游戏,使孩子与同伴的充分互动中,实现投入、喜悦、冒险、反思、爱的体验,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促使幼儿深度学习,让教育回归本真。
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课程意识及教育观、儿童观,促进专业成长。注重观察—记录-支持-反思-实践-总结的过程性研究,提升教师观察及读懂孩子的能力,并将其渗透于课程研发实施过程的能力。
一、绿色“自然生长课程”——让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
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支持性的环境、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在环境创设中渗透课程理念,凸显课程特色。
杭锦旗第三幼儿园户外环境中开发不同的游戏区域,如多个沙水区、戏水区、涂鸦区、积木区、综合游戏区等将幼儿园的环境还给孩子。更多体现环境与孩子的互动,体现环境教育价值。(低碳环保、使孩子自己设计标识,商量制度等)
二、绿色“自然课程”—让孩子成为生活的主人
杭锦旗第三幼儿园秉承“一日活动皆课程”的理念,崇尚“生活即教育”,支持幼儿成为“生活的主人”为幼儿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幼儿通过自我服务,每周五的大扫除日等独立完成各项生活能力方面的工作。为他人服务,做好值日生工作,掌握生活能力,获得服务他人获得的快乐。
三、绿色“自然生长课程”——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
杭锦旗第三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以“放手游戏 发现儿童 ”,“解读游戏 理解儿童”“回应游戏 追随儿童”为目标,不断更新儿童观、课程观、教育观,让孩子在游戏中深度学习。
改变室外场地环境,为幼儿提供具有自然、野趣、富有挑战的游戏场所,提供可移动、可组合的低结构游戏材料。
调整幼儿园一日生活时间安排,给予幼儿更多的弹性工作时间,保证游戏时间的充足及在一个游戏区域连续游戏的时间。
调整教师角色,学习过程观察和客观记录幼儿的游戏行为,努力做到“管住手 闭住嘴 睁大眼 竖起耳”,让教师学会观察、提高教师的观察能力,解读儿童游戏的能力。
做好游戏的表述及分析,让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
四、绿色“自然课程”——让孩子成为课程的主人
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相信儿童的能力,充分观察幼儿追随儿童,在相信与质疑中,支持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思考,建构自己的理论,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有创新能力的最好的自己,使孩子自然成长。围绕孩子的兴趣形成小组活动一个星期开展一次,孩子们可以在数周或数月内探索一个他们感兴趣的想法。
杭锦旗第三幼儿园以观察儿童为起点,着力提升教师观察儿童、发现儿童的专业能力,通过一次次的儿童形象的分析与解读,不断转变教师的儿童观、课程观、教育观。将课程从孩子的生活、游戏为切入点,观察、追随、支持儿童,真正的将游戏的权利、学习的权利还给孩子。
砥砺发展,筑梦前行的这十年,杭锦旗第三幼儿园不仅从“改、租”到“享有”是一种艰难的蜕变,也是后发赶超的十年。行走于课程改革的十年,内涵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课程领导力的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幼儿自然生长是我们永远的追求。杭锦旗第三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十年,不仅践行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精神,不断探索,努力承担着成为一所名园的责任,引领杭锦旗幼教不断向专业化、品质化迈进,走在教育前沿;同时也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迎难而上”的精神文化,“创意精致”的物质文化,“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合作共进”的行为文化;在课程改革实践的十年中,杭锦旗第三幼儿园慢慢积淀了“回归自然、回归本真”的课程理念,全体师生崇尚自然、崇尚游戏、崇尚专业成长的教育文化氛围。
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是幼教人永恒的主题,希望杭锦旗第三幼儿园的每一个孩子在绿色中自然成长!杭锦旗第三幼儿园将会为孩子创设更多自然野趣、富有情趣、丰富多彩的游戏环境,老师会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相随、相伴,共同享受真游戏的乐趣,从而促进孩子的全面成长及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杭锦旗第三幼儿园会在追寻教育理想的道路上永不停息、上下求索。
来源:市教育事业发展中心
编辑:吕京
审核:孙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