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中,左下角是北京市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周晔的手语实时播报画面。通过双手灵活的变换动作,周校长用手语将大会盛况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听障人士。国家的人文关怀、以人为本,蕴含在如此细微之处,令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的我深受感动、倍受鼓舞。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要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特殊教育始终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的一项民生事业,从党的十八大提出“支持特殊教育”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办好特殊教育”,再到党的二十大提出“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为新时代我国特殊教育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办好特殊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确保每一个特殊儿童都有人生出彩机会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鄂尔多斯市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和校长,作为一名坚守特教岗位二十多年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在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过程中,我深感力量强大、责任重大、空间巨大!
一、不断加强党对特殊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我们要不断加强党对特殊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刻把握党的教育方针的丰富内涵和根本要求,充分认识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意义,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融入办学治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构建全面培养体系,带领学校广大党员教师按照“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生命教育为基础,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促进特殊儿童全面发展。
二、全力推进融合教育,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特殊教育普惠发展,遵循特殊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全市特殊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功能,全力推进融合教育,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一方面,我们要苦练内功,立足特殊教育学校本职工作,把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奉献精神作为重点,继续全面提高特殊教育及康复水平,满足不同类型特殊儿童教育康复需求,引领全市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另一方面,更要深刻把握特殊教育发展趋势,竭尽全力推动全市融合教育取得新突破。我国融合教育的发展目标是要通过适度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调整与再设计,让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共同学习生活,尽可能融入普通学校,获得平等的学习机会,在正常的环境中学习,最终能够融入社会平等而有尊严地生活。经过三十年的努力,我国融合教育已经取得巨大成效,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或在附设特教班上课的残疾儿童占特殊教育招生总数的50%以上,我市随班就读学生占特殊教育招生总数比例达到75%以上。然而在随班就读入学比例不断提升的背后,我们却面临着大部分特殊儿童“随而不读”“随班混读”“随班就坐”等现实困境,融合教育教学质量缺乏保障,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实施标准规范不够明确,整体重视程度有待提升,平等、尊重、互助的柔性文化环境仍需进一步创建。作为市教育体育局直属的特殊教育学校,我们承担着市特殊教育研究指导中心的工作职责和功能,有义务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全市融合教育取得新突破新发展。我们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特殊教育的新要求,努力开展融合教育理念普及宣传工作,提升全社会对特殊儿童的接纳程度和关注程度,积极承担并全力推动全市特殊教育专业师资培养,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特别是随班就读教师)能力及素养;积极配合和推动我市融合教育制度标准规范建设,为融合教育政策实施提供监督保障;认真开展特殊儿童筛查评估工作和随班就读巡回指导工作,为全市特殊儿童提供教育及康复服务,为融合教育一线教师提供专业支撑和服务保障,切实提升融合教育的成效。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特殊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十四五”时期,鄂尔多斯市将推进普教与特教融合发展,启动新一轮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作,新建康巴什区十五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鼓励20万人口以下的旗区设立特教班。种种举措旨在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优质发展。特殊教育承担着向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多重残疾以及其他有特殊需要的儿童青少年提供教育的任务,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所面对的是全社会最弱势的群体,更应该聚焦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和特殊教育办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不断以普惠特殊教育为特殊儿童赋能助力,促进他们同在蓝天下,共享美好生活。作为全市最大一所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我们时刻坚持以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的需求为导向发展教育,不断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IEP),按照“零拒绝”原则全力保障全市特殊儿童入学需求,根据特殊儿童能力水平、家庭状况、个人意愿及全市教育资源分布情况积极协调普通学校与特殊教育学校共同努力,为特殊儿童提供就近、就便、适合其需求的教育,帮助特殊儿童及其家庭争取社会各方的资助和帮扶,争取医疗及康复资源,争取平等入学接受教育的权利。为了满足在校学生及陪读家长的实际需求,解决他们生活困难问题,我们专门设置公益性岗位,安排专门的家长休息室,设置专门的教育及康复课程……今后我们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特殊教育,以生为本,全面发展,以实际行动促进教育公平。
虽然特殊教育很难有丰功伟绩,但是也有其独特的意义,服务好一个学生个案,将会幸福一个家庭。在今后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推动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促进特殊儿童青少年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切实增强特殊儿童青少年家庭福祉,改善特殊儿童青少年及其家庭生存状况,努力使特殊儿童青少年成长为国家有用之才,真正发挥教育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