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落细“双减”政策,做好教育工作的“加减法”,塔拉壕小学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围绕“家文化”及“344”劳动体系开展了一系列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体验生活,在劳动中开启智慧。进一步落实“五育并举”,在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中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活动引领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通过系列活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懂得幸福生活要靠劳动创造,让劳模精神内化于心,培养奋斗、创造、奉献等劳动精神。

课程育人全面提升学生劳动素养一是开展专题教研活动,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劳动教师专业成长。二是劳动课程依托教材,立足课堂,拓展学生劳动实践领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01 劳动常规课堂扎实推进
学校将劳动实践课纳入常规课程,每周一节劳动课,还将劳动教育渗透于课堂与生活实践中,在课上以知识讲解及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传授知识,随后指导学生进行相关劳动实践,如参与班级集体劳动,开展手工制作等。
02 “小鬼当家”劳动课堂进食堂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更符合学生实际和学校特色的劳动校本课程。每周安排一个班级进入食堂,参与全校师生的午餐或晚餐制作过程。进入食堂实践前老师在班级里进行劳动实践前的指导及安全教育。低年级学生复制洗菜、择菜等简单的劳动,高年级复制削土豆、切菜或者在厨师的指导下参与炒菜等。
学校充分挖掘、整合学科课程中的劳动资源,创新劳动教育途径,丰富劳动形式,扩充劳动教育内容,使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让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念,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形成良好劳动品质,实现知行合一。
协同育人锤炼学生劳动品质一是开发学校劳动教育资源。依据课标和学校实际,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实际需要,设立“耕读苑”班级种植实践区和“爱心鸟巢”实践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出了劳动育人价值。
二是拓展家庭教育资源。学校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通过家委会、班主任引导家长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配合学校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训练,常态化开展“劳动最光荣”“我劳动、我快乐”等活动,让家长主动担负“家庭劳动指导师”职责,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和处理家庭事务。
三是挖掘社会资源。学校根据地域优势,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实践基地活动,开展“走进铜川汽车博览园”场馆教育,参加志愿服务等,使学生初步了解社会,将所学的劳动技能运用于实践,让劳动教育在校外得以延伸。
综合评价劳动育人成果显著
通过学生自评、家长评价、“阳光少年”综合评价、学校总结表彰等方式,从劳动技能、劳动态度、劳动精神、劳动创新等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家校携手共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让学生懂得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学生的综合素养明显提升。劳动教育的扎实开展,让学校看到了学生的明显变化,学生参与家校日常生活劳动达到100%,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