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动态 >> 旗区动态 >> 正文

鄂托克旗以“课改”撬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年10月11日 10:23 

 

 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一场深刻的课堂变革正在鄂托克旗悄然发生。

  面对“双减”政策与新时代育人方式变革的挑战,鄂托克旗教育体育局以构建高效教研、深化课堂改革、强化教师发展、优化常规管理“四大体系”为统领,将课堂作为“主战场”,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旗帜,在乌兰镇中学、桃力民小学等一批先锋学校的引领下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让曾经“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焕发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勃勃生机。

01

“一间教室”到“一个区域”:课改的共识与破局

  改革之初,挑战不言而喻。师资融合的阵痛、生源基础的差异,是横在许多学校面前的现实难题。“学校无法选择师资与生源,但我们可以选择变革的决心与路径。”这成为了鄂托克教育人的共识。

  旗委政府“二三五六”教育发展战略的提出,为课改注入了强大动能。旗教体局精准施策,一方面构建“三纵二横”教研联动机制,推动旗、校、工作室三级协同与区域联片共建,为改革提供专业支撑;另一方面依托“十百千”强师工程,系统提升教师队伍能力。 在此系统布局下,鼓励学校基于校情,百花齐放。于是,我们看到:

  在桃力民小学,“向阳自主课堂”模式扎下根来。课堂遵循“独学、对学、群学、展学、反馈”的基本环节,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器,而是在高质量的“导学案”指引下,成为积极的探索者。与之配套的“向阳自主管理”,则让学生从被管理者成长为校园的小主人。


  在乌兰镇中学,“导学型自主高效课堂”改革如火如荼。学校与西北课改名校共同体深度合作,专家每月驻校,手把手指导教师。课堂上,“五步三查”规范流程,小组合作探究成为常态,思维导图成为学生梳理知识的利器。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则将“教”与“育”紧密结合,实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02

 

“被动接受”到“向阳而生”:课堂里的静悄悄革命

  走进今天的鄂托克旗中小学课堂,最大的感受是“学生站到了课堂的中央”。

  ——“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为了一道难题激烈讨论,“小老师”们自信地走到黑板前讲解。难的问题教师点拨,简单的问题学生自学互教,课堂效率显著提升。


  ——“他们的眼睛里有光了。”这是教师们最欣慰的变化。曾经沉默内向的农牧区孩子,如今可以声音洪亮、条理清晰地展示小组观点。上课打瞌睡、开小差的现象基本绝迹,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都要参与其中”。

 

——教师从“主演”变成“导演”。这场改革同样重塑着教师角色。在旗级“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系列论坛、“三学三看”等活动的浓厚氛围中,教师们从最初的迷茫、抗拒,到如今的熟练运用、主动创新。一位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写道:“我从未像现在这样,清晰地看到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03

“点上开花”到“面上结果”:全旗教育生态的整体跃升

课改的成效,直观地写在校园的日常生态里。当“独学、对学、群学”成为课堂常态,当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将校园打理得井井有条,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教学方式的转变,更是学校育人文化的整体重塑。学生的担当、教师的投入、家长的认可,共同构成了衡量改革成果的新标尺。

 更重要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教育新生态正在系统形成。通过“优化常规管理,推动精细落实”,常态化教学诊断与智慧平台的深度应用,为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 教师专业成长迅速,在各级教学竞赛中屡获佳绩;校本教研真正“研”了起来,聚焦真问题,寻求实策略;家长的支持率超过95%,从观望者变成了课改的拥护者。

  这场发端于课堂的静悄悄革命,正持续为鄂托克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积蓄动能,推动整体教育生态向着更加均衡、更有活力的方向行稳致远。

 


来源:鄂尔多斯市教育信息化微信公众号

编辑:张文

审核:李英

终审:高锦隆

 

 


下一条: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专委会第四届“幸福教师 健康儿童”研讨会在达拉特旗举办

关闭

网站维护:鄂尔多斯市电化教育馆    本站支持IPv6访问

地址: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