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助力教师队伍数字化能力提升,2025年10月23日,新街小学隆重举行信息技术应用师徒结对与导师聘任活动。活动通过方案解读、专家引领、校长寄语及聘书颁发等环节,构建“传帮带”长效机制,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01
方案解读:明晰路径,锚定目标
活动伊始,教务处王晓丽主任详细解读《新街小学信息技术应用师徒结对实施方案》,明确师徒双方的职责与考核标准。方案提出“三个聚焦”:聚焦智慧课堂构建、聚焦数字资源开发、聚焦AI技术应用,要求导师通过“一对一”指导、示范课展示、项目化教研等形式,帮助青年教师掌握信息化教学工具,提升融合创新能力。

02
专家引领:前沿洞察,赋能实践
鄂尔多斯市信息化专家王增荣老师以《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为题发表讲话。他结合新街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现状,提出“技术为用、育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建议通过“双师课堂”“数据驱动精准教学”等模式,推动信息技术从辅助工具向教学核心要素转变。
03
校长致辞:凝“新”聚力,共绘蓝图
邬文斌校长在致辞中高度肯定活动的创新意义,强调信息技术是未来教育的“必修课”,师徒结对是“经验与创新的双向奔赴”。他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希望导师“倾囊相授”,将技术应用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教学案例;二是鼓励青年教师“主动求变”,打破传统教学思维;三是要求全校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打造“信息化标杆校”,形成“新街经验”。
04
聘书颁发:以信为约,责任同行
仪式最后,校领导为10位信息技术骨干教师颁发导师聘书。一纸聘书,承载着学校对导师专业能力的认可,也象征着“共研共进”的郑重承诺。导师代表董敏老师表示,将“以技术为桥,以育人为舟”,与徒弟共同探索智慧教育新范式。

本次师徒结对活动以信息技术为纽带,构建了“专家引领—骨干示范—全员参与”的协同发展生态,为新街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学校将持续跟踪结对成效,定期展示融合教学成果,推动“智能+”教育模式落地生根。
来源:鄂尔多斯市教育信息化微信公众号
编辑:张文
审核:李英
终审:高锦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