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科技深度融入社会各领域的当下,信息科技教育已成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核心环节。为切实提升康巴什区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的教学专业能力,推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指南》从“文本”走向“实践”,8月23日,康巴什区精心组织了主题为《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指南理解与落地》的专题研讨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一场知识碰撞与智慧交融的学习平台。

01
聚焦课程标准:
明晰定位,破解难点
活动伊始,浙江省慈溪市信息科技教研员马建军老师以“悟透课程标准”为核心抓手,带领教师们重新审视信息科技课程的时代价值。通过对比新旧课程体系,马建军老师清晰阐述了信息科技课程从“边缘辅助”到“核心素养载体”的地位转变,强调其在培养学生数字思维、创新能力及未来社会适应力中的“不可替代”作用,让教师们深刻认识到自身教学承载的重要使命。结合多年研究成果,马建军老师分享了信息科技标准的三大突破以及直面新课实施中教师普遍面临的三大挑战,既拓宽了教师的教育视野,又为他们提前预判教学问题、制定应对策略提供了前瞻性指引。
02
深研教学指南:
从“读懂”到“会用”
在解读信息科技教学指南的过程中,马建军老师以“编写者视角”,从两大维度帮助教师们对指南进行“深度解码”。
逻辑主线与模块内容:梳理指南以“核心素养”为统领、以“真实问题解决”为线索的编写逻辑,明确各年级模块之间的递进关系,避免教学内容的碎片化;
编写思路与整体结构:解析指南“总—分—总”的结构设计(总则明确方向、分则细化要求、附录提供资源),指导教师如何快速定位关键信息,将指南要求与日常教学目标精准对接。
针对教师们最关心的“落地难点”,马建军老师结合三至六年级教学指南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分学段的细致分析。以“问题+对策”的实操性指导,让教师们从“读懂指南”真正迈向“会用指南”。
03
突破教学设计:
以模型为引,以案例为鉴
马建军老师以“难教”引发全场教师共鸣,随即深度剖析了“难教”背后的本质——教师需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素养引导者”,教学设计需打破传统模式的束缚。为帮助教师突破这一瓶颈,马建军老师创新性地提出信息科技教学设计“四维模型”,为教师们提供了全新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方法。
04
案例研讨与专业引领:
从“借鉴”到“创新”
活动尾声,马建军老师精选了三个代表性教学案例,通过“播放+互动”的形式引导教师深度参与,现场研讨氛围热烈。

在此次研讨活动的推动下,教师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专业的素养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为学生的信息科技素养提升与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共同书写我区域小学信息科技教育的新篇章。
来源:鄂尔多斯市教育信息化微信公众号
编辑:张文
审核:李英
终审:高锦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