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动态 >> 正文

安全使用手机

2015年01月04日 00:00 

安全使用手机  

安全警示  

   母女因手机而伤和气  

   吴女士近来十分心烦,上初三的女儿莉莉原本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但自从去年买了手机后,便沉迷于手机游戏,成绩不断下降,最近期末考试成绩在班上居然倒数,吴女士非常生气,没收了女儿的手机,但又被女儿偷偷拿走,因此母女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手机争夺战”愈演愈烈。更令吴女士忍无可忍的是,老师打来电话说莉莉上课不注意听讲,只是盯着课桌,原来是莉莉在上课时用手机看武侠小说,被老师抓个正着。最终,吴女士盛怒之下,将女儿的手机摔在地上。然而,女儿背着父母又买了一部手机。  

安全讲堂  

   手机上网已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新动力  

   手机的发明,让人类通信事业发生了质的飞越;而智能手机的出现,更是将娱乐、休闲、沟通甚至学习、工作融合在一起。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运用,学生使用的手机终端也在迅速升级。当大家还说着“中学生该不该用手机”的话题时,手机上网在中学生间已不再是个新鲜词儿。如果在百度中输入“中学生、手机上网”的关键字,就可以找到很多关于中学生手机上网的报道,显然,中学生用手机上网的这一现象已经十分普遍。据爱立信消费者研究室发布的“中国城市消费者手机互联网使用现状”报告显示,超过一半的城市手机用户使用手机互联网服务,而35%左右的手机网民为学生。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张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手机网民人均每周手机上网达11.8小时,79.9%的手机网民每天至少使用手机上网一次,其中近六成手机网民每天使用手机上网多次,手机网民71.2%集中于10~29岁的青少年群体。手机上网已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新动力。手机上网在学生当中流行开来,其实和手机功能智能化、娱乐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据了解,在手机上网应用中,手机即时通信使用率居首,搜索信息和社交网站也占了大部分。打开手机便可看新闻,发微博,这样的便捷不仅受到成年人的青睐,学生群体当然也被吸引,有的学生说手机成了他的移动网吧,手机上网的快捷与便利可见一斑。手机上网成瘾无疑会对青少年的身体造成危害,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心理、生理健康。有实验表明,手机辐射非常影响身体健康,青少年大脑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  

预防策略  

   正确使用手机的方法  

  (1)使用手机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方便与父母随时取得联系,手机本身并没有问题,我们应该从自身寻找原因,抑制诱惑力。  

  (2)平时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学会放松,张弛有度。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于他人当面交流,分散对手机的注意力,并适时给自己一种“没有手机打扰的日子真好”的心理暗示。  

  (3)如果对手机依赖过于严重,自己不能控制,就要去看心理医生,以免因向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4)按照和家长的约定使用手机,正确听从学校和家长的引导和监管,学会权衡其中的利弊,提高自制能力,尽量让这一新事物向有利方向发展。  

  (5)转移注意力,通过参加各种健康向上的活动,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知识链接  

   如何检验自己是否患有“手机综合症”  

   手机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引发了公众对青少年“手机依赖症”的担忧。青少年“手机依赖症”又称为“手机综合症”或是“手机焦虑症”,主要表现为对手机产生很强的依赖心理,如果手机不在身边或长时间没有听到电话铃声,就会空虚紧张、焦虑不安,无法集中注意力,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头痛、拇指不自觉颤动、幻听等症状,如果有一天忘记带手机出门,就会一整天都魂不守舍,根本无法集中精力。  

   以下7条中满足5条以上(含5条),说明你可能已经患上手机综合征。  

  (124小时开机,没电了会很着急。  

  (2)经常会觉得是自己手机在震动或者在响。  

  (3)出门忘带手机,心里会觉得空落落。  

  (4)丢了手机会抓狂,因为有很多私密的东西。  

  (5)睡觉也会把手机放在伸手可以够到的地方。  

  (6)发信息的速度惊人,不亚于电脑键盘。  

  (7)时不时都会看下手机,没有新信息也会按几下。  

   已经患上手机综合征的同学,可以通过强行关机的办法来治疗。在用其他联系方式能够找到你的情况下,最好把手机关掉,不要长期没完没了地使用,这是一种最好的方法。  

上一条:偷盗的预防策略
下一条:鄂尔多斯市教育局关于对自治区示范幼儿园复查情况的通报

关闭

网站维护:鄂尔多斯市电化教育馆    本站支持IPv6访问

地址: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