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local/0/8D/DA/C71C70D52C7B10F25315C6087B4_C2463375_E557.png)
兰州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学员培训心得分享①
为贯彻落实2020年10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部署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会议精神和《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鄂尔多斯市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使用国家统编《语文》教材实施方案﹥的通知》(鄂教体发﹝2020﹞60号)的文件精神,鄂托克旗教育体育局邀请兰州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针对民族语言授课学校“三科”(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教师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活动。2020年12月6日培训班正式开班,教师团队采用大班集中授课、小班个别辅导的形式,有效提升了培训学员的普通话教学能力。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培训学员的学习心得。
1
1班乌日娜老师
说好普通话就须多听、多读、多记、多学、多练。多听广播和电视节目来纠正自己的发音,提高流畅度,多读课本以外的文章,在增加阅读量的基础上放声阅读来提高自己的发音标准,也要用心多记每个字的发音规律,掌握每个字的发音部位,用心多学汉语的基础理论和普通话的拼音知识;在日常的沟通中多用普通话交流,坚持练习标准的发音。
乌日娜老师与家人在一起
2
1班乌尼尔斯庆老师
要想说好普通话,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即多学、多记、多读、多听、常总结、多练习。多学就是要多学普通话的基本理论知识。多记就是多用心记声母韵母的发音规律,掌握发音部位。多读就是多出声阅读带拼音的文章或现代汉语词典等,锻炼说普通话的感觉,或者看到一个字后,就暗暗地朗诵其标准音,并注意与方言音的对应关系,争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多听就是多听电视节目主持人专业的播音。常总结就是把遇到的好方法和难把握的声调及时整理下来,以便在日常的练习中灵活运用。多练就是多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交流,争取发好每一个字音。生活中的很多道理是和学习普通话一样,学习的收获远远不止奋斗的过程及本身的提高,更是一种精神演练和提升。我学习普通话,学到的就是这点精神,用许三多的话说,就是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1班乌尼尔斯庆老师
3
2班沙日娜老师
2020年12月6日,我很荣幸地参加了教育局举办的全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其中,兰州大学专家的精彩讲座,使我深刻认识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中国各地有各地的方言,要想和其他地区的人无障碍交流,就得掌握好普通话。因此,推广普通话是一项重要的措施。通过一个月的线上学习,以及与之配合的线下作业,本人收获不少,也体会到以下几点:
1.普通话并不难学,难的是心理状态的调整。鄂托克旗是蒙古族的聚居地区。在学校学习普通话时,我们会担心自己因生硬别扭的发音而出丑,会畏惧长时间训练的艰辛,这些心理障碍常常使我们学习进步缓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及时调节心理状态,放下思想包袱,大胆地开口练习,这是学好普通话的重要前提。
2.学习标准普通话需要足够的耐心。在我看来,学习普通话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并能催人上进。我学习的最大感受就是坚持,想要学好普通话,唯一的窍门就是坚持反复练习。不论是音节声调,还是文章朗读,都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练习。练习时不仅需要耐心,还需要细心,注意每个细节才能避免犯错。
3.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对巴盟人而言,前鼻音和后鼻音区分不准确是导致普通话不标准的主要原因。有时,我甚至被自己不准确的发音逗得大笑。为了使发音更加标准,我每天坚持听范读,以纠正自己的读音。还时常大声朗读阅读材料,反复练习以提高发音的准确性。虽然学习普通话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我也从中收获了不少乐趣。
对于我从事的教师职业来说,讲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十分重要。因此,这就更需要我们付出努力。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明白了生活中很多事情和练习普通话一样,学习的收获远远不止奋斗的过程和自身的提高,还有精神上的提升。
2班沙日娜老师
4
2班格格陶力老师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作为一名教师,为了进一步提高普通话水平,我参加了普通话提高培训班。近一个月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
首先,培训教师为我们讲述了普通话的概念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我非常认真努力地练习着、模仿着。通过学习,我掌握了普通话的专业知识,找到了自己学习和发音中的不足。同时,对普通话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也增强了自己说好普通话的信心。
其次,我认为要想说好普通话最重要的是端正态度,通过多种方式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通过培训,我树立了目标,做好了规划,用绕口令的方法不断地训练,提升速度的同时也正了音。环境对学习语言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我还在工作之余收听广播,以培养语感。
再次,要想说好普通话,还必须多学、多记、多读、多听、常总结、多练习。在培训期间,我经常起来晨读晨练。跟着老师的示范,一次又一次地训练、模仿,直到说起话来不拗口。一周下来,我的普通话说得流畅了许多。在与别人的交流中,我关注自己发音方面的问题,不断纠正,弥补方言的发音不足。
总之,普通话的培训学习,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次难得的促进专业化成长的良好机会。我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掌握好普通话。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学习是终身的,也是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所必须的。普通话作为通用语,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桥梁,我们不仅要说得好,还要说得富有感染力,那样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因此,我将不断努力,把话说得漂亮。
2班格格陶力老师
5
2班苏日娜老师
通过一个月的普通话培训,我发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更注重每个字的发音了,同时自己的普通话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如果自己不努力,每天不练习的话,也不能获得这么快的进步,总之收获真的很大。非常感谢常萍老师以及各位培训老师对我们的指导和付出。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说好普通话的重要性,同时也总结了几条学好普通话的方法:
一、学好汉语拼音,掌握发音部位,纠正个别方音并反复练习,直至准确为止。
二、多读报纸上的文章,培养说好普通话的能力。看到一个字后,要暗暗地朗诵标准音,并注意其与方言音的对应关系,争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不懂就查。字典是我们的好老师,若有不懂,定要虚心请教,直至完全掌握为止。尤其要注意一些多音字与多义字。
四、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有人说,语言取决于环境。在一个大家都说普通话的环境中,即使你方言口音重,耳濡目染之下,也会逐渐说好普通话。
五、学习普通话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不良的学习习惯只会浪费学习普通话的时间。此外还要注意平时的说话习惯,以标准的普通话为日常交际语言,那么普通水平会提升得很快。
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能讲好普通话,使它真正成为我国各族人民交流的通用语言。
2班苏日娜老师
6
3班乌乐古玛老师
本人有幸参加了鄂托克旗组织的语文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在这一个月,我们接受了兰州大学的普通话培训,受益匪浅。
一、克服心理障碍是前提
普通话并不难学,难的是调整自己的心态。我们鄂托克旗是以少数民族——蒙古族为主的聚集地,所以我们在学习普通话时害怕自己因生硬别扭的发音出丑,或是畏惧长时间训练的困难,这些心理障碍常常使学习进步缓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及时调整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地开口讲。这是学好普通话的重要前提。
二、勤学苦练是根本途径
我们从小说的就是自己的母语(蒙语)、方言,一下子将发音系统来个大颠覆,彻底改变以前的说话习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困难。学习普通话,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唯一的途径就是勤学苦练。我总结出一个公式:练好普通话=多读+多说+多练。
三、持之以恒是关键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学习普通话也绝非一朝一日之功。语言习惯的改变是件不容易的事,从习惯使用方言过渡到能熟练自如地使用普通话,需要下一番苦功。全面掌握必要的普通话知识和规律,勤学苦练,持之以恒,一步步积累经验和知识。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这样才能学得会、说得好。
总之这一个月的普通话练习,虽然匆忙、劳累,但也让人感觉充实,让我对普通话的发音技巧、说话的艺术等方面,都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使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学好普通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向辛勤付出的培训老师致以诚挚的感谢。“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所以说要想学好普通话,必须下一番功夫,掌握规律,勤学苦练,日积月累,持之以恒。
3班乌乐古玛老师
7
3班乌云苏都老师
普通话是我们中国的通用语言。正因为有了普通话,所以才很好地解决了因地区不同而导致的语言隔阂问题。普通话也是一个国家语言的象征。因此学习普通话成为当今很多人的“必修课”。
在没有上语音课以前,我一直觉得自己的普通话还可以,但随着一节一节语言课的讲授,我才渐渐发现原来自己的普通话在很多方面都存在问题。
在一个多月的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由于自己平时并不怎么注意普通话是否标准,再加上所处的地方、身边的人的地方口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我一直没有养成说普通话的良好习惯。
通过常萍老师每周在钉钉平台进行大班授课及刘露老师的细心指导,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普通话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前鼻音后鼻音不分、发音不准确,声调不准确,地方口音很重。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让自己拥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才能教会学生正确的读音。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同时也要以身作则去教会学生们正确的、标准的普通话。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错。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将继续努力学习标准的普通话,争取做一名新时代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
3班乌云苏都老师
8
3班徐萌老师
随着社会进步、交流的不断广泛,普通话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重视。为了提高我们民族学校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我旗教体局与兰州大学合作,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平台。通过学习,我感受颇深。
以前总感觉学说普通话并不是件难事,但通过线上学习我才发现原来学说普通话、说好普通话并不容易。以前说的普通话有很多地方并不是很规范,现在再改也确实有些困难。如果我把这些不规范的普通话交给学生们,将会给他们带来多少误区!这几个星期的学习,也将自己的知识渗透到教学中,要求学生同时和我说好普通话。所以,这次学习我格外珍惜。
1.我感觉要想真正说好普通话首先要端正态度,通过多种方式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过去总是抹不开面子和周围的人说普通话,只有在课堂上面对学生不得不说普通话。所以讲起来也不是很流畅。其实说好普通话是我们教师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技能。我们就应该多说多练,不要太在意旁人的看法,只有练得好、学得会,才能在工作中用得轻松。
2.要想说好普通话必须多听、多读、多记、常总结、多练习。多听,就是多听些规范标准的示范读音,强化自己的读音。多读,就是多出声地阅读文章,锻炼说普通话的感觉。多记,就是多用心记发音规律,掌握发音部位。常总结就是把遇到的好方法和难点整理下来,以便在日常的练习中灵活运用。多练,就是多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交流,争取发好难发音的字词句。
3.字典要在手边,读书看报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要查字典,切忌不懂装懂,再出现“秀才读字读半边”的尴尬场面。
总之,这次培训的开展对我们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教师来说是一次难得的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良好机会。我将以此为契机,加强对普通话的学习和推广。
3班徐萌老师
来源:兰州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编辑:兰渊
审核:孙国强